乳化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发动机制造过程的刀件冷却和部件润滑。乳化液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受加工温度、金属粉屑、油脂混入及机床环境其它介质的影响,变质失效,必须定期进行更换。更换后的乳化液废水属于高有机质浓度废水,用常规的生化工艺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工艺路线较长,处理成本极高。
下面是废乳化液废水处理技术的介绍,为机加工行业处理此类废水提供一些参考。
1 乳化液废水的特性
1.1 乳化液的形成
乳化液中添加了大量表面活性剂,降低了体系的表面自由能,且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定向吸附并形成界面膜,阻止了油滴间的相互碰撞变大,使油滴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于水中。
1.2 乳化液废水特点
相关资料显示,乳化液废水中油质量浓度高达15 000 ~20 000 mg/L,COD 达 18 000~35 000 mg/L,BOD 达5 000~10 000 mg/L。为改善乳化液的性能,其中还含有大量添加剂,如油性添加剂、极压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霉添加剂、抗泡沫添加剂等物质。
2 乳化液废水的处理技术
鉴于其具备上述特点,处理乳化液废水时必须首先破坏其稳定性,设法消除或减弱表面活性剂稳定乳化液的能力,以实现油水分离。
目前处理乳化液废水主要采用化学混凝法、共凝聚气浮法、电凝聚法、高级氧化法、超滤法、生化组合工艺。其中高级氧化法、超滤法则分别使用水处理中的高级氧化技术与膜技术。生化组合工艺是在上述方法基础上结合生化处理发展起来的,现对它们在乳化液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分别进行介绍。
2.1 化学混凝法
化学混凝法是处理乳化液废水的常用方法,即向乳化液废水中投加化学混凝剂,一方面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胶体吸附油珠,另一方面发生聚合作用形成不同程度的大分子聚合物,通过吸附絮凝、架桥作用脱除油滴,达到破乳目的,实现油水分离。
在早期化学混凝法处理乳化液废水的研究中,常用到无机混凝剂,如硫酸铁、硫酸铝等,但由于传统无机混凝剂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应用与研究。。
2.2 共凝聚气浮法
共凝聚气浮法是在化学混凝的基础上,与气浮工艺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方法。由于化学混凝后生成的大粒径油滴和絮粒状物质可与气浮机产生的微气泡碰撞黏附,形成更大粒径的带气絮体,因此其去除效果较混凝沉淀法更显著,对pH、水温、污染物质负荷适应性更强,投药量更少、反应快。
2.3 电凝聚法
电凝聚法以可溶性金属作电极,在电场作用下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氢氧化物胶体,利用吸附和凝聚作用及电解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油污的去除。由于该方法能极大减少混凝药剂的使用量且处理效果好,极具应用前景。通常电极材料不同,电凝聚机理也有所不同。以金属为阳极、惰性材料为阴极时,电解过程会产生金属胶体,电极反应的作用表现在还原脱色、电化学作用、混凝作用、吸附作用等,其研究材料以铁屑和焦炭为主。
2.4 高级氧化法
采用高级氧化法处理乳化液废水是基于·OH的强氧化性,这方面研究以Fenton 氧化为主。研究结果也表明光助Fenton 法对乳化含油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不仅能有效去除 COD、油,还可显著改善乳化废水水质。最佳运行条件下COD 去除率可达97.16%。
2.5 超滤法
北京陶普森公司提供的超滤膜法处理乳化液废水技术主要是利用油水分子大小的显著差异,采取错流过滤方式对含油废水进行过滤,水分子的尺寸小于膜孔隙而透过超滤膜,油分子大于膜孔隙不能透过超滤膜,油和水被膜隔离从而实现油水分离。膜法应用于乳化液废水的处理,早期采用有机膜较多,但由于有机膜很容易污堵,清洗频繁和更换周期短,导致运行成本太高,且不耐高温、机械强度低、容易水解等,新兴的替代技术以陶瓷膜为代表的无机膜处理方式迅速占领了市场。陶普森公司提供处理乳化液废水的一体化机型,让用户像使用一台机床一样方便,且自动化程度高。陶普森公司超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乳化液变化的适应性、操作管理及处理成本等均优于有机膜类。
2.6 生化组合工艺 破乳操作能破坏乳化液中表面活性剂的稳定作用,实现油水分离,但处理后的乳化液COD 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处理,以达标排放或回用。由于去除了油类物质,破乳后的乳化液废水具有一定可生化性,但综合处理成本仍然较高。(本站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